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黄金价格走势跌宕起伏的背景下,国内黄金市场在 2025 年上半年呈现出颇为独特的消费格局。7 月 24 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为 505.205 吨,同比下降 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仅为 199.826 吨,同比大跌近三成,降幅达 26.00%。这一显著变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黄金消费领域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近年来,国际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屡创新高。持续的高金价无疑成为抑制黄金首饰消费的关键因素。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黄金首饰不仅是美观的装饰品,其价格也与个人消费预算紧密相连。当金价攀升,黄金首饰的整体价格超出许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使得他们在购买时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搁置购买计划。以一款常见的 10 克左右的足金项链为例,在过去金价较为平稳时,售价可能在 4000 - 5000 元,而在高金价时期,价格可能飙升至 6000 - 7000 元,这一价格涨幅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此外,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是金饰消费下滑的重要原因。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今的消费者渐趋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将黄金视作投资品而非单纯的饰品,更加看重其保值功能。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黄金饰品由于包含工艺价值,其价格往往高于黄金原料本身,在变现时存在一定折价,从投资角度而言并非最优选择。因此,在高金价环境下,消费者对高价黄金饰品产生了节俭情绪,消费意愿大幅降低。
尽管整体黄金首饰消费量大幅下降,但市场中仍存在一抹亮色。轻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在这股消费寒流中脱颖而出,依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类产品通常以创新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弥补了克重上的不足,满足了当下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时尚化饰品的追求。
例如,一些采用 3D 硬金工艺制作的黄金饰品,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在不增加克重的前提下,塑造出立体感十足、造型精美的款式,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还有部分金饰品牌推出与热门 IP 联名的产品,将动漫、影视等元素融入设计中,赋予黄金饰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对于商家而言,这类产品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金价对金饰业务的冲击,使得商家盈利情况较好。
与黄金首饰消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条及金币的消费量在上半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达到 264.242 吨,同比增长 23.69%。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成为投资者在动荡市场环境中的 “避风港”。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不断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纷纷寻求安全资产进行避险。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其价格相对稳定且具有全球通用性,能够在市场波动时有效抵御风险,保护资产价值。许多投资者选择购买金条和金币,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此外,一些投资者认为当前金价虽处于高位,但仍有上涨空间,购买金条金币不仅可以保值,还有望实现资产增值,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金条金币消费的增长。
在黄金消费的其他领域,工业及其他用金在上半年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消费量为 41.137 吨,同比增长 2.59%。工业用金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金盐需求的回升。金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电子、电镀、医药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应用。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对高精度、高性能电子元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了金盐在电子电镀领域的用量上升。同时,医药行业对金盐的研究与应用也在持续推进,部分新型药物的研发与生产需要金盐作为原料或催化剂,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用金需求的增长。
上半年国内黄金市场呈现出的消费结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金价对黄金首饰消费的抑制作用显著,而轻克重、设计感强的金饰产品以及金条金币、工业用金则在不同驱动因素下展现出各自的市场表现。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演变、黄金价格的波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国内黄金市场的消费格局可能还会继续调整,值得各方持续关注。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