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中国首位 MBA 学位方丈的传奇与争议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8 11:47:38来源:
在大众印象里,寺院方丈往往潜心修行,与清灯古佛相伴,远离世俗商业纷争。然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以中国首位拥有 MBA 学位的方丈身份,在宗教与商业的交叉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 年出生于安徽颍上。1981 年,16 岁的他奔赴嵩山少林寺,拜在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门下剃度出家。1987 年,行正长老圆寂,释永信承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开始全面主持寺院事务,并于 1999 年正式荣膺少林寺方丈之位 。
释永信的求学之路与普通僧人截然不同。2004 年,他踏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EMBA 班,在这里系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尽管 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与 MBA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有所差异,但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续推动少林寺商业化运作埋下了伏笔。例如,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前瞻性地提出 “文化 + 旅游 + 教育” 多元化战略,这一战略直接促使少林寺武僧团开启全球巡演之旅,少林书局也顺势创办 。
而在 2020 年秋季,释永信通过正规考试,成功被郑州大学 MBA 项目录取。此后两年半时间里,他一心向学,完成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财务分析等 12 门核心课程以及 5 门选修课程的学习。课堂上,他总是提前到场,不放过任何与老师探讨将管理理论应用于寺院实际工作的机会。2025 年,他以一篇《现代管理理念与传统寺院管理的融合创新 —— 以少林寺为例》的毕业论文,获得评审专家一致好评,顺利拿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成为中国佛教史上首位拥有正规 MBA 学位的寺院方丈 。
获得 MBA 学位后,释永信大刀阔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少林寺的运营管理中。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他引入专业会计系统,推行预算管理,实现财务公开,每季度定期向僧众代表大会汇报财务状况,让财务管理从以往的 “一本流水账”,转变为具备完整预算制度、成本控制体系和审计流程的现代化模式 。
人力资源管理上,他建立起僧人绩效考核体系,将修行表现、文化学习、工作贡献等多方面纳入综合评估范畴,以此激励僧人积极向上,提升整个寺院团队的活力与素质 。
文化产业运营层面,释永信更是不遗余力。1998 年,他主导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已注销),开启了少林寺商业化探索的征程。2008 年,他又创办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少林资管”),注册资本 100 万人民币,他曾持股 80%,掌控公司发展方向。少林资管对外投资广泛,涉足茶叶、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 16 家公司,投资总额近 8000 万元 。此外,释永信重启少林药局,将传统秘方开发成 “网红” 灵芝茶、活络膏等产品,2019 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通过少林资管,在 2022 年以 4.52 亿元拍下郑州商业地块,试图在房地产领域分一杯羹。同时,借助 MBA 课程中学到的跨文化管理知识,释永信积极推动少林寺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设立文化中心,通过武僧团巡演、与 Meta 等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将少林 IP 打造成年营收超亿元的文化品牌 。
释永信的一系列商业举措,使少林寺从一座传统寺院,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多元业务的文化综合体,极大提升了少林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少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然而,这也让他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质疑他过度商业化,将佛门清净之地变成逐利之所。比如少林寺频繁参与商业演出、授权周边商品,甚至被曝高价售卖 “开光” 服务,饱受佛教界批评,认为其 “将修行工具化”。还有人对他的学历提出疑问,他自述学历前后矛盾,早年称自己 “小学二年级文化”,后来却强调拥有美国 MBA 学位,其关联企业招标文件虽显示学历为 “留美 MBA”,但教育部门并未查询到对应学籍记录 。2014 年,纽约州立大学向少林寺颁发 “荣誉哲学博士” 头衔(非学术学位),却被部分媒体包装为 “实授 MBA”,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对其虚标学历的质疑 。
2025 年 7 月 27 日,少林寺官微一则消息震惊舆论场,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寺院资产及严重违反佛教戒律,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这场风波将这位 “中国首位 MBA 学位方丈” 彻底推向风口浪尖,其长达三十年的跨界突围史被再次审视。从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到商业帝国掌舵者,释永信的每一步都走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引发社会各界对宗教商业化伦理困境的深刻反思 。
在宗教界与学术界,对于释永信的做法也存在明显分歧。中国佛教协会未对其学历及商业行为明确表态,但多位宗教管理专家指出,宗教人士跨界商业需慎之又慎,“学位标签化” 可能会削弱宗教信仰的公信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究院李教授评论称:“若学位存疑,等同于用虚假包装获取信任资源。” 而在民间,大众对释永信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以现代管理理念激活了少林寺的文化资源,推动少林文化走向世界,在古建筑修缮、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反对者则指责他背离了佛教传统,将寺院变成赚钱机器,损害了佛教的神圣形象 。
目前,联合调查组已介入核查其海外学历真实性,释永信被查后,少林寺紧急发布公告称 “商业合作由法人代表负责”,但资本市场已然出现恐慌。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提醒:“宗教职业者参与商业活动需立法规范,避免‘信仰变现’失控。” 释永信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碰撞、宗教与商业交织的复杂样本,他的经历不仅关乎个人与少林寺的发展,更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在时代变迁中,宗教如何坚守本质、合理发展的深入思考 。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