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浙商大会首个专题活动 ——“话合作、谋发展、促共赢” 全球浙商浙港恳谈会上,浙商代表人物、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发表重要观点,指出浙商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与宁波舟山港四通八达的航线优势相结合,能够极大提升双方的共同竞争力。
徐冠巨所在的传化集团,本身就是浙商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1986 年,徐冠巨与父亲徐传化凭借 2000 元借款,靠着一口大缸、一辆自行车开启创业之路,从生产液体皂起步。历经多年拼搏,传化集团已发展成为布局化学化工、物流、科技城和农业等业务板块,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多品牌、全球化现代产业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第 53 位 。其发展历程,体现出浙商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浙商群体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今,浙商已成为浙江的一张 “金名片”,在 2024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等 5 张榜单中,浙商拿下全国第一。众多浙商在全球各地构建起庞大的生产、营销网络,如同 “地瓜藤蔓” 般四处延伸。
宁波舟山港,则有着 “世界第一大港” 的美誉,连续 15 年吞吐量世界第一。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要看集装箱。宁波舟山港在变强的进程中,与浙商的全球商业布局紧密相连。浙江省海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苗在恳谈会上提到,今年 1-10 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11.6 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 3283 万标箱,其中绝大部分业务与浙商密切相关。宁波舟山港为浙商物流链产业链的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
徐冠巨认为,浙商的海外业务拓展,对物流运输有着强烈需求,而宁波舟山港丰富的航线资源、高效的物流运作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浙商的这一需求。通过宁波舟山港,浙商的货物能够更便捷、高效地运往世界各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宁波舟山港也借助浙商的全球业务网络,增加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拓展了业务范围。例如,一家专注于生产光伏组件和储能产品的浙商企业,在 2010 年尝试通过海铁联运从上饶发往宁波舟山港运输货物,起初担忧运输时效,实际操作后发现顾虑多余。今年以来,该企业 “陆改水” 总量超 8000 标箱,公路直拖比例降至 4%。宁波舟山港还为其打通东南亚经宁波舟山港中转至美西等路径,平均每箱节约时效 3 天以上,降本超 300 美元。从总量来看,宁波舟山港共为多家合作浙商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 3000 万元 。
此外,宁波舟山港不断深化海外布局,今年重点针对东南亚、迪拜、欧洲等地,运行新加坡办事处和日本办事处,并向泰国和越南派驻船东代表。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为浙商高水平 “出海” 提供保障,让浙商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开展更加顺畅。而浙商在海外市场的不断深耕,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货物通过宁波舟山港进行中转、运输,促进港口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港口在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力 。
在此次恳谈会上,浙江省海港集团与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合作意义重大,当下浙商队伍持续壮大,全省在册企业 360.3 万家,同比增长 8.0%。其中,约 10% 上市公司董事长、20% 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主要负责人、40% 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的合伙人,都是 “80 后”。这些年轻浙商以及新涌现的企业,对港口物流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徐冠巨表示,未来双方在投资合作、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等方面的合作,将推动浙商与宁波舟山港在更多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在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投资上,浙商的资金与宁波舟山港的资源相结合,能够打造更先进、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沟通联络机制,港口能更精准地了解浙商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双方在全球市场的共同竞争力 。
徐冠巨强调,浙商与宁波舟山港的优势叠加,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挖掘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不断提升共同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的实力,为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