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 2025”:网警严打涉汛网络谣言,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发布时间:2025-07-19 12:02:17来源:
在 2025 年 “净网” 专项行动的框架下,打击涉汛网络谣言成为了公安网安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入汛以来,各地降雨增多,洪涝等灾害风险上升,在人们齐心协力防汛救灾时,却有一些人在网上编造、传播涉汛谣言,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多地网警积极行动,依法查处了多起相关案件。
各地典型案例曝光
南岸区公安分局查处龚某涉汛谣言案
2025 年 7 月 9 日,南岸区 60 岁的网民龚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某路段行道树倒塌阻断交通的现场视频,竟声称 “树子倒了,当场打死几个人”。这条信息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议论,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龚某为了博取眼球,故意编造发布这样的谣言。最终,南岸区公安分局依法对龚某处以行政处罚。
丰都县公安局处理秦某造谣事件
同一天,丰都县 57 岁的网民秦某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段重庆某小区因大雨导致水淹的视频,并造谣称 “这小区淹死了三个”,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经查明,秦某同样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发布谣言信息,丰都县公安局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酉阳县公安局严惩邓某造谣行为
7 月 11 日,酉阳县 19 岁的网民邓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几张积水的图片,谎称 “重庆的这场大暴雨,已导致 15 人死亡,4 人失踪”,还在评论区误导网友称是 7 月发生的事情,引发大量关注。实际上,邓某是为了博眼球,在网上搜索了 4 张前几年下暴雨的图片,以此编造谣言信息。酉阳县公安局迅速行动,依法对邓某处以行政处罚。
涉汛谣言危害巨大
这些涉汛网络谣言看似只是简单的虚假信息,实则危害严重。一方面,它们极易引发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在人们高度关注汛情、担心自身及他人安全时,谣言中的虚假伤亡、严重灾害等内容,会让大家陷入不必要的恐惧之中,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另一方面,谣言干扰了正常的防汛救灾工作。官方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辟谣,澄清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防汛救灾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甚至可能误导公众,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避险、救援等行为,影响防汛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网警行动与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涉汛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 (一) 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网上发布信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广大网民应提高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涉汛信息,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真实的汛情动态。同时,积极举报发现的网络谣言,共同维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为防汛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