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以头号力度干好这些事业 南沙“百千万工程”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57:18来源:
自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实施以来,广州南沙区始终以 “头号力度” 高位推进,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城乡融合、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成绩单”。
高位统筹,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
南沙区深刻认识到 “百千万工程” 的重大意义,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 “一个专班统筹、一套方案推进、一批项目支撑” 的工作机制。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科学划定 “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带协同” 的发展布局,明确各街镇、各村(社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个角落。
在顶层设计上,南沙区先后出台《南沙区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土地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仅 2024 年,就统筹安排专项资金 50 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落地和民生服务提升,为 “百千万工程” 的顺利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赋能,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南沙区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城乡全面振兴。在城区核心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庆盛枢纽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高端项目落户。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300 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南沙扎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周边镇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镇域层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黄阁镇依托汽车产业优势,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产业,带动村民就近就业;东涌镇打造 “水乡风情旅游带”,整合大稳村、马克村等村落的生态资源,推出农耕体验、民宿度假等特色项目,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 15% 以上。
村级层面则注重培育 “一村一品”。万顷沙镇的香蕉、红薯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年产值突破 2 亿元;横沥镇冯马三村发展花卉种植产业,建成集生产、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近 2000 元。
城乡蝶变,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 “百千万工程” 的重要支撑。南沙区持续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过去一年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 120 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完成 15 个行政村的供水提质改造工程,让村民喝上了更放心的水;推进 5G 网络全覆盖,为乡村电商、智慧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公共服务方面,南沙区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学校 10 所,引进省级名校分校 3 所,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建成 20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与区属医院建立 “医联体”,实现远程诊疗、专家坐诊常态化,村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是让村民幸福感满满。南沙区深入开展 “三清三拆三整治” 行动,累计清理农村垃圾 1.2 万吨,拆除危旧房屋 500 多栋,建设口袋公园、文化广场 80 余个。如今的南沙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庭院花草点缀,昔日的 “脏乱差” 变成了 “美如画”,不少村民感叹:“现在我们村的环境,比城里小区还好!”
未来展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沙区将继续以 “头号力度” 推进 “百千万工程”,聚焦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这一核心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南沙枢纽区块建设,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加快打造 “穗港智造合作区”,推动镇村产业与港澳资源深度对接;深入实施 “美丽圩镇” 建设攻坚行动,力争到 2025 年实现所有镇域达到美丽圩镇标准。
南沙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让 “百千万工程” 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努力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前列,为全省 “百千万工程” 贡献南沙力量。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